研究院简介

当前您的位置: 研究院简介 >

 

 

 

河南大学三亚研究院,是河南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、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、助力学校“双一流”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布局。2020年12月,河南大学与海南省教育厅、三亚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2021年4月,完成事业单位法人注册,同年7月正式揭牌运行。研究院扎根三亚崖州湾科技城,依托河南大学生物学“双一流”学科,以及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、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的优势,深度融合海南自贸港政策与区位资源,致力于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南繁科研创新高地。

研究院以攻克种源“卡脖子”技术为核心使命,系统构建起“基础研究—技术攻关—产业应用”的全链条创新体系。主持海南省“揭榜挂帅”项目,累计获批纵向项目26项,自设项目30项。在《Science》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,揭示了大豆共生固氮机制、玉米气孔形态建成等突破性发现。王学路教授的研究成果入选“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”。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6项,审定玉米、大豆、棉花等新品种4个,申报区域试验品种24个,为南繁硅谷建设提供核心科技动力。

通过“精准引才+自主培育”双轮驱动,研究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队伍。组建了“玉米逆境适应与生物育种”“大豆生物学与生物育种”“棉花逆境适应与分子遗传育种”团队,汇聚专兼职科研人员40余人。以国家级领军人才为引领,青年骨干为支撑,形成可持续创新力量,相关成果获省级专项表彰。

研究院首创“异地非全过程培养”机制(获河南省教育厅备案),推动琼豫两地资源深度联动。依托“海南专项”年均单列10个博士指标,研究生规模达180人,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。融入崖州湾“大共享·小学院”体系,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实现课程互选、学分互认。开设特色共享课程,促进学术与文化融合。配套专项经费,提供奖学金、生活补贴及优质住宿服务,育人环境不断升级。

研究院坚持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,加速科技成果赋能经济。与中国热科院三亚研究院、海垦南繁集团共建平台,推动“玉米单倍体育种平台”技术产业化。选育的“天涯鲜1号”“天涯鲜2号”等鲜食大豆新品种,在海南区域试验中实现最高45.34%的增产,助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。主办“豆科生物学与生物固氮前沿论坛”等国际会议,主导成立“海南鲜食大豆品种审定委员会”,引领行业标准。

河南大学三亚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弘扬“开放 创新 自信 拼搏”新河大精神,全面融入南繁硅谷育种基地与深海科技创新平台建设。未来,研究院将持续深化种业核心技术攻关,完善豫琼协同创新机制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赋能海南自贸港发展、助推河南大学“双一流”起高峰贡献核心力量。